马拉松行训练,如何提高跑步配速
想要提高整体的配速,又跑的轻松,应该加强对速度的控制能力,把做到匀速跑作为自己的目标。然而,想要做到匀速,就需要有较好的能量储备且相对稳定的输出功率。想要在相对较高的速度下跑的轻松,就需要有较好的心肺能力。高强度间歇性训练,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,简称HIIT。
如何跑进全程马拉松330呢
首先,建立基础耐力,通过连续跑5小时,不必过于关注速度,或者至少要能保持每小时10公里的配速跑完10公里; 重视拉伸和核心肌群训练,将其时长与跑步相等,确保身体柔韧性和稳定性; 制定跑步计划,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训练,包括一次短距离和一次长距离跑。
在330秒目标的背后,是更为专业和系统的训练计划。这不仅要求跑者具备在3小时45分至4小时之间完成马拉松的能力,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。对于已有多年跑步经验的跑者,通过接下来12周(3个月)的高强度训练,实现330秒的突破将变得更加可能。训练计划的核心在于平衡训练的“量”与“质”。
想要在全马拉松中以330的成绩完成,最低的平均配速应为每公里4分50秒。 在马拉松的开头5公里,由于跑者众多,对于目标是在330内完成的跑者来说,这一段的配速会相对较慢,可以看作是轻松的热身跑。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全马330是个什么配速,这个很简单,百度搜一下配速表或者用3小时30分÷4195km,便知要跑进330的最低配速为4分59秒每公里。然而马拉松比赛时,起跑开始的前5KM跑者非常密集,对于带着“330跑完”目标的跑者来说是比较慢的配速,可以说是热身慢跑般的开始。
想要在马拉松中跑进3小时30分,匀速的配速大约需要保持在4分58秒/公里。 通常在比赛进行到3小时后,跑者会经历速度下降的阶段,因此,前35公里的配速应保持在4分50秒/公里以上。
跑步配速如何提高?
要提高跑步配速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增加步频:步频是指每分钟脚步的次数,增加步频可以提高跑步效率,从而提高跑步配速。可以通过计算一分钟内步频,然后将此步频加倍的方式进行专门针对提高步频的训练。增加步幅:步幅是指每一步的长度,增加步幅可以提高跑步效率,从而提高跑步配速。
想要提高自己的速度,又跑的轻松,加强控制自己的节奏。这需要较好的能量储备。这就需要有好的心肺能力。现在比较流行提高心肺能力的训练有高强度间歇性训练,也就是大家可能听到的hiit.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心肺能力的训练方法,短时间高强度运动,通过不断的运动负荷刺激使机体产生适应。
要提升跑步配速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增加跑量:积累足够的跑量,为以后的跑步打下受伤低的风险。这个跑量需要在有氧区间锻炼。注重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:好的跑步姿势可以减轻身体压力,跑步频率在170以上最好,180是黄金步频,需要逐渐锻炼。堆跑量:量变引起质变。
要稳步提升配速,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:提高心肺耐力。从配速的定义中,我们可以看出配速指的是跑完一公里所用的时间,它可以表明跑完一公里总共用时的多少,但并不能反映出跑这一公里的过程中的实时速度变化情况。对于水平较好的跑步者,更应该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实时速度曲线。增强肌肉力量。
首先,间歇训练是提升速度的利器。尝试进行20至30秒的短距离冲刺,挑战你的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,紧接着跟着进行相同时间的轻松慢跑,以恢复体力并消除乳酸积累。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你的爆发力。其次,长跑不容忽视。每周在周一和周三安排一次至少30分钟的长跑,保持舒适速度。